12月9日下午,清华大学第284期博士生学术论坛暨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学术论坛第3场分论坛在伟伦楼404举办。本次分论坛的两位报告人,陈栋和翟进步,均来自会计系。本次论坛吸引了经济管理学院的大批研究生和博士生同学的积极参与。会计系的张海燕副教授和肖星副教授在现场与报告人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做了精彩的点评。
陈栋正在做报告
翟进步汇报研究成果
陈栋同学做了《银行股权关联、货币政策变更与上市公司现金管理》的报告,讨论了在货币政策变更背景下企业建立银行股权关联对自身现金管理的影响。通过Heckman两阶段回归模型,发现具有银行股权关联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无关联公司低;且当货币政策从紧时,具有银行股权关联的公司现金持有和调整水平均更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其维持现金持有的融资渠道也显著区别于无关联公司,最终不同的现金管理政策对公司价值产生了不同影响。在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下,企业通过参股银行建立的直接关联关系可以“抵消”部分宏观货币政策变更对微观企业的冲击。张海燕老师和肖星老师对论文中的回归结果与陈栋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且提出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信号传递等机理在上市公司现金管理中的作用。
翟进步同学的报告题目是《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二次资本配置效率》。翟进步同学认为,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优化配置,而会计信息作为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外部资本流向正确的公司(资本的第一次配置)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公司获得外部资本并对其具有控制权后,会计信息能否保障和引导这些资本按照事先计划而正确流向未来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这是公司二次资本配置效率的问题。翟进步同学选取了源于公司财务数据的五项会计信息质量指标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与行业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衡量公司二次资本配置效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公司二次资本配置效率越高。然而关于这个结论,老师和同学们都提出了挑战。首先,资本一次配置和二次配置的关系界定,老师和同学们认为没有明显的区别。第二,用公司和行业相关系数衡量二次资本配置效率有失偏颇。因此导致因果关系的阐述不是非常明晰。
老师和同学专注地听报告
听众提问
论坛结束后,报告人翟进步同学与点评老师肖星副教授交流
论坛结束后,报告人陈栋同学与点评老师张海燕副教授交流
论坛结束以后,两位报告人还与点评老师进行了交流。本次论坛,同学们积极参与,老师们点评精辟,在讨论和交流中,宣讲人、点评老师和听众们碰撞思维火花,探讨学术新知。历时两小时的活动圆满完成,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供稿 研究生会学术部 伍赟 编辑 沟通办)